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2024年4月8日美國日全食時間與觀測、攝影攻略
美國日食快來了!2024最精彩的日全食,哪些地方看得到? 大家應該都已摩拳擦掌的準備了吧!鴻宇光學快速攻略一步步敎您如何好好欣賞日食。
以上兩張圖片轉載自維基百科
全食帶從太平洋中央開始,自西南往東北方自墨西哥西部接觸地表,經美國南部、中部各州及加拿大東部部分陸地,至大西洋北部脫離地表結束。
本次月球本影經過的陸地將依次包括:
【日食發生時的步驟過程與觀測重點】
日全食食象代表意義:
(1) 初虧:因月球自西向東繞地球公轉,當月球東沿相接於太陽西沿,日食正式開始,太陽開始出現虧損。
(2) 食既:月球內緣與太陽內緣剛好接觸形成內切,開始全食或環食的過程。
(3) 食甚:當月球中心與太陽中心最接近的位置,太陽被月球遮擋至最大面積,稱為食甚。
(4) 生光:月球內緣與太陽內緣剛好接觸形成內切,全食或環食過程結束。
(5) 復圓:食甚後月球遮擋太陽越來越少,當月球離開與太陽相切,太陽圓盤形狀完全恢復,整個日食過程結束。
日偏食只有上列初虧、食甚、復圓三個步驟
以上資訊轉載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2024年天文年鑑、維基百科
日食多久會發生一次呢?
其實這和所謂的沙羅週期有關,同一地點,每次日食現象發生的間隔並不相同。上一次台灣發生日偏食是在2023年04月20日,再前幾年台灣發生日環食是在2020年06月21日,日環食奇景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。
2024年將發生兩次日食,4 月 8 日之日全食及 10 月 2 日之日環食。臺灣皆不可見。
【怎麼安全地觀測日食?】
注意:使用望遠鏡觀測日全食,除了全食食甚階段,切記不可拿下太陽濾鏡等減光設備,以免造成肉眼或設備的損傷。
觀測日食的安全防護
選定好地點後,那要怎麼觀看日食呢?
觀看日食天文奇觀,所謂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不管用什麼方法去觀賞日食的時候,減光設備保護自己眼睛的工作可不能少。
日食從開始到結束,觀賞過程中都必須使用太陽濾鏡或是太陽濾光片,其他名稱還有很多,例如太陽濾膜、巴德膜 (baader film)等等,使用前必須確認濾鏡或濾片的表面有無受損的現象,有刮痕或折痕都會影響減光的品質,有一定危險性,使用過程中有可能會因為吸熱後破裂而漏光到您的眼睛之中,會造成眼睛受損,嚴重時會有失明的可能,所以使用前一定再詳加檢查,有問題的濾鏡或濾片千萬不可使用,以免發生危險。
坊間有許多市售的減光濾片,都有一定減光效果,但不一定可以拿來看日食,可以拿來欣賞日偏食、日環食的濾片或濾鏡必須能減光到十萬分之一。使用不合格的濾片或濾鏡等於是拿自己的眼睛開玩笑,使用太陽眼鏡、或是坊間教授的光碟片、曝光過的底片……等等,也是絕對不可的觀測方式,都有一定的危險性。
2012日環食 食甚
拍攝者:鴻宇光學 望遠鏡叔叔趙偉光、Luke小編
【日食的觀測方法 及 觀測器材推薦】
注意!觀測太陽無論有沒有使用望遠鏡,都要透過專用的濾鏡或濾膜,以免眼睛受到嚴重的傷害。
日環食觀測方法:
(1) 目視法肉眼觀測(需使用太陽濾片或日食觀測專用安全防護眼鏡)
(上圖) 2019年12月26日 日偏食
拍攝器材:天文小紅望遠鏡搭配專用太陽濾片
拍攝者:鴻宇光學 施勇旭
入門款還有 ACUTER 【小藍馬70】多功能望遠鏡(須加購專用太陽濾片)、【迷你馬】60mm 多功能生活望遠鏡(須加購專用太陽濾片),晚上用來賞月觀星,白天接上專用前置太陽減光濾片,就變成太陽觀測專用望遠鏡。
天文小紅跟迷你馬望遠鏡的減光濾片並不像是巴德膜像鋁箔這麼薄,而是厚度較厚類似底片的聚合物材質,較為強韌安全,小朋友使用也不怕不小心碰觸到破裂造成危險,讓你輕鬆觀測日食。
(6) 投影法
這種是傳統的方式現在比較少人使用,投影法是把望遠鏡對準太陽後,將太陽成像於望遠鏡後方的太陽投影板上,調整對焦輪使太陽的影像清晰可見,接著就可以透過投影在板子上的太陽,觀測或記錄日食的變化囉。
※此時目鏡溫度極高,容易融化損壞,這也是一種較具危險性的方式,千萬不要讓小朋友眼睛靠近目鏡喔。
【如何拍攝日食】
拍攝日環食一般分為一般鏡頭拍攝與接望遠鏡拍攝
一般相機鏡頭拍攝,可用廣角鏡前端接ND10萬太陽濾鏡,拍攝日環食在空中移動的軌跡,記得一定要用太陽濾鏡喔,否則雖然不會燒傷眼睛,但燒毀鏡頭跟機身也是很痛的…(心很痛)
日食拍攝方法
有單眼相機卻沒有長鏡頭與減光濾鏡怎麼辦?
最近常聽到朋友開始在瘋搶長鏡頭以及太陽濾膜濾鏡,但是你知道即便你有一顆200mm、300mm的鏡頭拍起來的太陽還是小小一顆,至少要600mm以上的鏡頭拍起來大小才有感,可是價格不斐,該怎麼辦?
預算6000元以下 有解決方案?如果自己有DSLR單眼相機(包含無反相機也可以),還沒有夠長焦(600mm以上)的鏡頭加上減光濾鏡, 預算又不多的朋友,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可以考慮[迷你馬望遠鏡]代替長鏡頭喔!
迷你馬望遠鏡太陽觀測組焦距750mm+ 太陽濾片4千多元, 只要加購DSLR相機接環跟T接環,價格不到6000元,搖身一變成為DSLR長焦拍攝太陽的神兵利器!
建議使用APS或M4/3單眼或微單眼,等效焦距可達1125~1500mm,拍攝整顆太陽剛剛好, 使用全片幅相機的話周圍四個角會有暗角 ,拍攝太陽其實不受影響 ,不介意者同樣可以使用。
ACUTER 迷你馬60 多功能生活望遠鏡 全新大禮盒版
加購迷你馬專用太陽濾片,CP值最高的太陽觀測望遠鏡😎
其他日食觀察或攝影重點
日食攝影主要拍攝太陽被月亮遮住的形狀連續變化,固定時間拍攝記錄這難得奇妙的過程,也可做成影片類似縮時攝影。
貝利珠
貝利珠是一種日全食或日環食的時候才看得到的天文現象,當太陽幾乎被月球遮住,但因為月球的邊緣是凹凸不平的,所以一些日光通過這些凹陷的地方露出來,這樣我們就會看到月球跟太陽重合的邊緣有像是珍珠的明亮光點,這種光點稱為貝利珠,是相當難得且有趣的天文現象喔。
在日環食的環食始和環食終階段,由於月球內切於太陽邊緣,是觀賞與拍攝貝利珠的最佳時機。而要觀賞貝利珠的精采現象,需利用太陽望遠鏡,安全地放大觀察才可看見唷。
(上圖)望遠鏡叔叔和Luke小編在2012年日環食時拍攝的貝利珠
請參考這篇記錄文章>> 2020日環食觀測拍攝紀錄
究竟是應該稱作 “日食” 還是 ”日蝕” 呢?
有些人將日食稱為日蝕,如果叫做 "日蝕" 這個 "蝕" 變成侵蝕、腐蝕之義?
其實日食的食是吃的意思,源自古代民間傳說 “天狗食日” ,是太陽被天狗吃掉一口,所以應該稱為 “日食” 才是正確的喔。
日全蝕、日環蝕、日偏食
應該稱為日全食、日環食與日偏食
日偏食 (拍攝者:望遠鏡叔叔 趙偉光,拍攝日期:2010年1月15日)
【何謂日食,如何發生的?】
日食指的是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,並擋住了全部或部分太陽的現象,此時地、月、日三者連成一線。日食的時間都發生在農曆初一前後的朔月時期。
至於日食的種類則有以下幾種:
(1) 日偏食:月球從太陽的邊緣經過,遮住部份太陽。
(2) 日全食:月球從太陽的正中央經過,並完全遮住太陽。
(3) 日環食:月球從太陽的正中央經過,但並沒有完全遮住太陽。
然而為什麼有日全食和日環食的區別呢?那是因為月球繞地球的軌道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皆為橢圓形,因此月球和地球、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並非永遠相同,而是時近時遠。
由於地球與月球的距離不盡相同,所以不是每次日食都會完全遮住太陽。當月球距離地球較近,可完全遮住太陽,就形成了『日全食』;而當月球距離地球較遠,食甚時,月球無法將太陽全部遮住,而剩下一個圓圈,就成為了所謂的『日環食』。
【台灣歷史上的日環食】
上一次台灣可見的日環食:2020年06月21日,地點發生在台灣嘉義、雲林、台東。
請參考這篇記錄文章>> 2020日環食觀測拍攝紀錄
至於未來國內可看見日環食或日全食的時間如下:
2070/04/11 日全食:台灣南端 (恆春、蘭嶼)
2074/01/27 日環食:馬祖
2089/10/04 日全食:馬祖 (北竿北部、東引)
【鴻宇光學x望遠鏡研究室】2020 日環食觀測拍攝紀錄
『本站所有圖文皆為鴻宇光學版權所有,未經同意請勿複製轉載,授權轉載者請註明文章出處,侵權者依法究辦』